索引号 : 76413130X/2025-26604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商务局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7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杜兵 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咸宁农产品电商直播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推动咸宁农产品电商直播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我局经过认真研读,结合各会办单位提出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协同,构建合规发展“坐标系”
1.加强政策引导。不断优化支持直播电商发展的政策措施。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发展农村电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省商务厅等15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实施手机、电脑、平板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我市商务部门专门成立以旧换新工作专班,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全力推动以旧换新工作;崇阳县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公用平台,建立农村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有效促进本地农产品销售,利用项目建设政策支持资金,购买直播电脑、摄像机、直播导播屏、直播声控等直播配套设备;嘉鱼县科经部门已草拟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政策,现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政策从直播网红个人、电商主体、电商园区、行业协会4个方面进行奖励,促进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通城县制定了《关于通城县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经营主体、企业、农村电商、寄递物流点和农家乐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并按销售总额的1%进行奖补。
2.组织系列活动。2024年5月成功举办了咸宁市2024“我为湖北好货代言”直播电商暨短视频大赛活动,其中周甄甄的《山上的竹笋真多呀》、关宝与小不点合作的《这样的婆媳关系真的很少见》、乡厨印象与通山阿琴合作的《火烤鱼》均荣获短视频大赛二等奖。通山县长辉农产品有限公司在直播电商大赛达人组荣获三等奖,庞琴在直播电商大赛新秀组中荣获优秀奖,有效提升了直播电商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直播)协会在行业自律、资源整合、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电子商务与直播经济的深度融合,2025年5月,协会参与承办2025年咸宁市首届电商直播(短视频)大赛,鼓励短视频、直播电商爱好者用镜头展现咸宁的风土人情,用创意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助力咸宁经济发展。
3.加大监管力度。市市场监管局将探索制定《咸宁农产品直播带货合规指引》,聚焦主体资质、商品质量、广告宣传、交易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关键环节,明确“负面清单”(如禁止虚假宣传、禁止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禁止地理标志滥用等)和“正面指引”(如鼓励使用“咸宁优品”区城公用品牌、规范直播话术标注质量认证信息等)。同步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对新业态实行“观察期”“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为市场主体留足创新空间。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专窗”,提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有机产品认证等“一站式”服务。依托咸宁质检中心,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快速响应”机制,为全市特色农产品抽检。加大对涉及质量安全、虚假宣传的投诉案件处理,倒逼企业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商务、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联合构建“数据共享、线索互通、执法联动”监管网络共享电商平台交易数据、农产品检测数据、地理标志使用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识别“低价劣质”“傍名牌”等风险点,实施精准监管。
二、聚焦链条协同,夯实产业发展“硬支撑”
1.打造农产品电商直播基地。咸安区升级改造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桂香咸安特产馆”,中心集直播、电商、培训、产品展示、代运营等“一站式”服务,聚集全区桂花产品、竹产品、茶产品和农特产品320余款,打造5个农产品带货直播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多渠道销售咸安各类农产品,一季度桂香咸安特产馆共接待进店顾客超1万余人次,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100余万元。嘉鱼县建成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累计孵化电商企业130余家,目前入驻企业达到13家,培育了“美食三三”、“麻辣哥”等本土直播电商与短视频创作百万粉丝主播2名,培育了嘉珍、银河电子、涅槃电子、申嘉食品等龙头电商企业4家。赤壁市建立了创新聚集区电商产业园、康华华云电商产业孵化园、赤壁市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赤壁市农产品客货邮供配送中心、湖北康华智慧物流园。通城县建立万雅国际商贸城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内设农特产品展销馆、网络直播间、培训室、创客中心等多个功能模块,孵化和培育一批通城县本地的优秀电商企业和电商人才,陈列黄袍山油茶系列产品、艾舒宝艾灸产品、霞光茶叶、易师傅豆制品等80多家企业100余种农副产品。崇阳县建立金星农业产业园、西庄村、油市村村级直播示范基地,在崇阳电商大楼建立免费使用直播电商公共直播间,现场实操培训培育直播电商学员,同时为广大直播达人电商直播带货免费使用。通山县打造王明璠电商直播基地,集直播、电商、数字AI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可以满足各类直播电商活动的多元化需求,形成全方位的直播电商产业生态链,基地农产品展示馆内汇集了80余种特色农产品。
2.构建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一是完善物流仓储设施。全市已建成运营的物流园区14个,其中华信综合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城县宏锦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城县新三汇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园等园区均具备冷链物流功能。同时积极推动咸宁高新区冻库冷链项目、赤壁曙光智慧冷链仓储配送中心、鄂东南壹号冷链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二是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在全市已建成县级智能分拨中心9个,镇级节点64个,村级节点883个,县、镇、村农村物流配送服务覆盖率均达100%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农村物流村级服务网点444个,实现“一点多能”,打通工业品入村、农产品进城的“双循环”,实现农村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三是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结合全域公交建设和农村物流平台,着力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开设线路38条,覆盖236个行政村,日均带货量超 2.2 万件,快递进村配送成本降低约0.15 元/件,助力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降本增效。四是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推进新能源智能无人驾驶装备、智能分拣设备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应用于农村物流配送领域,有效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缓解快递用工难问题。
3.完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咸宁食品饮料供应链平台建设,咸宁食品饮料供应链平台已于去年12月份正式上线,已入驻企业304家,包括部分农产品企业,开展供需双方线上线下撮合交易,累计实现交易额8.39亿元。全力搭建咸宁市蔬菜产业(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目前平台已吸引1516家农产品电商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供应商入驻,发布单品约837个,累计成交订单2935笔,交易额突破7548.89万元,平台深度开发八大核心功能模块,涵盖农特产品全域展示窗口(农特之窗)、智慧农业服务体系、云端仓储管理系统、大宗交易平台、农旅融合生态圈、跨平台合作接口、政策中心及金融支持通道,全面贯通“生产-流通-消费”信息链,为特色农产品供销对接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
三、打造地标产品,激活直播电商“新动能”
1.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15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80家),有效使用“二品一标”农产品151个,其中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整合全市优势农特产品品牌资源,加大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推动打造“咸宁桂花香”“咸安优品”、“嘉鱼莲藕”“赤壁青砖茶”“通城两头乌”“崇阳黄精”“通山枇杷”“山水隽邑”等区域公共品牌和“咸农”富硒米、“家余富德”绿色蔬菜、“百丈潭茶”、“三普”麻花、“九重松”砂梨等企业自有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2.传播品牌故事。挖掘农产品背后的文化与故事,充分利用咸宁日报“咸宁文旅”专刊“吃在咸宁”栏目,讲述桂花酒、嘉鱼莲藕等咸宁地方产品的历史渊源、工艺传承;策划有关专题报道,对农产品质量、产地溯源进行公开,增强广大消费者对直播产品的信任度。组织质量监管专家、地理标志申报专员走进直播间,现场解读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优势。1月9日,“古道茶香赤壁邮礼”赤壁青砖茶溯源直播活动在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开播,直播观看人次123.5万,总销量超过3万单,销售额300万元。咸宁邮政通过专业直播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崇阳雷竹笋”“通山麻饼”“大畈枇杷”等当季特色农产品开展直播,累计通过直播助销农产品600余万元。
3.拓展品牌市场。在京东电商平台开设“中国特产·咸宁农特产馆”和“中国特产·咸宁助农馆”,授权“抖音咸宁特产馆官方账号”,充分利用龙头电商平台资源,为本地企业提供资质引导、选品、品牌定位、上行优化、电商技能培训、代运营等服务。积极组织参加“与辉同行湖北行”选品活动,6家企业单品已上“与辉同行”湖北行抖音直播间,其中湖北嘉珍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珍湖雪纯藕粉 29230单,销售金额139万。与辉同行夜上黄鹤楼专场,我市有4款产品上架,众望麻花当晚销售50万元。配合省厅同步开展2024“星选好货 双品湖北”直播电商选品大会活动,珍湖雪纯藕粉等3个产品成功上榜“必买100款湖北好货”。启动了2024“链上咸宁必买优品”选品工作,精选出60款咸宁必买优品,对接入驻咸宁市农特产品供应链平台、电商平台等渠道打通线上流通渠道。
四、加大推广力度,打造直播宣传“新矩阵”
1.加强营销推介。充分利用官方主流媒体渠道进行引流传播,宣传推广本地农产品品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餐四季》栏目重点推介嘉鱼莲藕和藕带,吸引20余万人次前来嘉鱼参观、体验采摘和品尝野藕及绿色农家菜。央视财经频道展播《湖北嘉鱼:风吹菱角香 采摘正当时》,进一步扩大嘉鱼蔬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品牌注入鲜明文化价值。咸宁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播发《通城:直播带货助力村民增收》《崇阳:村支书化身“带货主播”助农销售马蹄》等报道40余条。
2.推进线下展销。组织重点农产品企业参加武汉国际电子商务暨“互联网+”产业博览会、农博会、“知音湖北2024温泉嘉年华”以及湖北咸宁第十二届温泉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充分展示我市特色农产品、文化特色以及旅游魅力。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产销对接通道,搭建农产品生产者与采购商直接沟通的平台,促进农产品供需精准对接。组织组织开展咸宁市生鲜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本地供应商与外地采购商现场签约合同销售额6.3亿元,达成对接合作意向38项。连续多年举办“一带一路”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大会,以会为媒、以展促销,提升了咸宁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推动跨界融合。农文旅融合赋能,开展枇杷节、白茶节、砂梨采摘节等活动,邀请网红、推荐官重点推荐本土特色农产品,形成“农业+节庆+旅游”的品牌发展模式。如咸安区举办2025年元宵节系列活动、“村晚”展示系列活动,积极推介咸安丰富的农特产品;充分发挥“桂乡咸宁”天津、张家口和广州对外宣传效能,开展“贺胜鸡汤进百店”、“咸宁土特产进校园”、“一带一路”咸安桂茶出口销售等各类活动20余次。5月18日,以“锦绣山河、幸福旅程”为主题的 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嘉鱼县主题活动暨康丰源采摘季开园仪式在陆溪镇康丰源生态旅游区举行,旅游达人在旅游景区现场开展直播活动,通过网络宣传“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和嘉鱼文旅资源。5月18日,第七届通山大畈枇杷旅游季枇杷采摘开园暨旅游推介会启幕,精心策划“千人环园山地健康跑”“枇杷采摘体验”“电商直播助农”及“农特产品展销”等多元活动,打造集文化、旅游、农业、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文旅”盛宴。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电商直播渗透融合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电商直播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咸宁市商务局
2025年7月28日
主管领导 卢 敏 联 系 电 话 0715-8218912
经办人姓名 周成林 联 系 电 话 0715-8218935
邮政编码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