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413130X/2025-26592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商务局
名 称: 关于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0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游世光、杨斌斌 委员:
您两位提出的《关于推进湖北省咸宁市海关建设的提案》已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两位对咸宁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您两位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对我市加快海关建设、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市商务局牵头,会同市委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海关机构设置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都很重视对外开放工作,历任领导都将海关机构设立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均因未达到申报条件而搁置。2019年7月,咸宁市人民政府与武汉海关签订《关于推动咸宁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合作备忘录》,决定在咸宁市设立武昌海关咸宁现场业务科,统一办理咸宁市内所有县市区的海关业务。近几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有提及海关建设:2023年建设咸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咸宁海关设立工作,打造“中欧班列+海外仓”进出口模式;2024年启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争取设立咸宁海关;2025年加快推进咸宁海关和保税物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与周边区域口岸合作。
2024年1月,市政府再次向省政府报送《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咸宁海关的请示》。1月30日,武汉海关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王洋一行专程来咸现场办公指导,就深化关地合作,共同推动设立咸宁海关等各项工作进行深入交流。同时,省商务厅(省口岸办)会同武汉海关,向国家口岸办、海关总署进行了汇报沟通,了解新设海关机构的政策规定(在国家未批准设立开放口岸的地区原则上不设海关查验机构;海关总署原则上不再新增机构数量,确因重大充分理由设立机构的,应撤一设一,优化现有机构布局)和申报程序(由所在地直属海关报海关总署提出意见后,报中央编办审批),建议咸宁市立足现有海关机构设置基础,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上级机关指导意见,结合海关总署关于口岸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验收管理相关规定,目前,我市把推进海关口岸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努力为申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提高通关效率
1.健全协调机制。建立由市商务局牵头的通关协调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海关、外管、税务等管理部门和企业定期会商,解决通关堵点问题。
2.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加速推进“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建设,打造无感通关体系,让企业“少跑腿”。
升级海关“单一窗口”系统,实现报关、查验等流程线上化;推动海关与港口、税务数据互通,企业通关成本降低约20%。
3.简化通关流程。全面推广“两步申报”“提前申报”模式,对信用优良企业实施“绿色通道”,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三、关于完善外贸服务功能
2024年签发原产地证1645份,签证金额超7498.67万美元。出口报检1992单,其中出口危化品155单,不合格0单;出口危险品包装使用鉴定290单,不合格2单;进口3单,查获1次;现场查验468批次。签发各类检验检疫证书617份。收发货人新增注册262家,企业注销36家,新增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8家。酸奶、明胶空心胶囊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
1.发挥好服务帮扶作用。一是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活动9次,分别赴元气森林(湖北)饮料有限公司、捷通(咸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走访,就鼓励企业扩大在咸宁出口业务开展座谈,并宣讲海关AEO认证、通关一体化、出口监管仓库等有关政策。二是指导维达力、万津两家公司对加工贸易料件进行规范管理,并开展申报价格自查,减少对企业上市的影响。三是指导人福药用辅料办理出口美国兽医卫生证书业务,促成该项业务的业务协调会成功召开,并形成监管方案,帮助企业扩大出口。
2.发挥好中枢纽带作用。一是联合咸宁市商务局走访辖区重点企业,针对平安电工、瀛通电子等重点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服务,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问题,对企业提出的关于加工贸易、AEO企业认证、危险品查验等问题进行了一对一解答。二是联合咸宁市水产局赴赤壁指导企业开展小龙虾养殖基地备案,宣讲海关相关政策,促进咸宁市水产品进一步扩大出口。三是联合咸宁市商务局了解企业进出口集散需求,帮助完善优化中欧班列保障政策,推动咸宁中欧班列“长江号”常态化运营稳定有序发展。四是联合咸宁市商务局召开全市外贸企业业务培训班3次,分别宣讲了海关加工贸易业务基本概念、手账册管理模式、AEO认证辅导、出口危险货物检验规程、“批次检验”改革试点政策等内容,累计100余家企业参会。
3.发挥好指挥引导作用,顺利完成进境种猪检疫工作。全程配合做好武昌海关进境种猪检疫监管工作;事中参与口岸检疫通宵值守,全程跟车押运保障顺利进入隔离场,安排人员多次通宵交接采样样品确保检疫时效性,全程监督种猪运输车辆、运输工具的消杀工作,帮助协调驻场兽医生活用品保障;事后严密监管死亡种猪流向,对结束隔离期检疫合格的879头进境种猪颁发《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并向咸宁市农业农村部门通报相关情况,保证监管工作形成闭环,有力保障种猪安全顺利引进。
四、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引进专业人才。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人才引进招聘,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采取专项招引、引才专列、招硕引博、公开招聘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以保障咸宁海关建设人才队伍需求,配合做好人员待遇落实工作。
2.强化培训培养。联合咸宁市商务局召开全市外贸企业业务培训班3次,分别宣讲了海关加工贸易业务基本概念、手账册管理模式、AEO认证辅导、出口危险货物检验规程、“批次检验”改革试点政策等内容,累计100余家企业参会。
五、关于加强区域海关合作
1.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一是中部六省协同联动。按照海关总署安排,武汉海关牵头海关系统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工作,建立中部六省海关协同联动工作机制,设立“海关支持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强化六省海关协同联动,推动海关总署出台《海关支持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若干重点措施》,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战略对接、区域协调、业务协同,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二是鄂湘赣三地海关协作。武汉海关深化“鄂湘赣”区域海关合作,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组合港”。2022年5月12日,武汉海关、南昌海关、长沙海关共同签署《推进长江中游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鄂、赣、湘三地海关协同工作机制框架协议》,以“三关如一关”为目标,重点在联合执法、共建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2.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一是实施新型监管模式。武汉海关与上海港开展“联动接卸”业务,推动长江沿线港口综合承载能力协同提升;同时,在鄂、湘、赣三地海关区域协作中,实施“联动接卸”“多次中转”等模式,实现长江中上游中转货物一次申报、智能转运、数据共享,进一步挖掘长江黄金水道航运潜力。二是推广电子口岸业务跨省通办。武汉海关打造“鄂湘赣粤”电子口岸业务跨省通办服务新模式,节约企业成本超40%。
3.优化通关便利化措施。一是提供全天候通关服务。自鄂州花湖机场2023年4月1日首条国际货运航线开航以来,武汉海关全面推行“7×24小时”通关服务,保障进出口货物即到即查即放。二是落实减免税政策。武汉海关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措施,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方式,支持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一表多用”叠加“ERP联网”减免税管理新模式,全年减免税款7.51亿元,助力打造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
4.支持产业发展。武汉海关支持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扩大关键零部件、重要原材料、能源资源等进口,促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助力拓展中间品贸易。
六、关于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效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和上级机关指导意见,我市把推进海关口岸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重点,着力推进咸宁市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包括:咸宁国际陆港物流园1期、航空前置货站、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努力为申报海关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压实责任分工。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丽为组长、市政协副主席为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王能强为组长,市委外事办、咸宁高新区、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商务局、市招商和投资促进局、市高投集团、市税务局、市人行、武昌海关咸宁现场业务科等单位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下设项目申报、项目建设、项目招商3个工作组。工作专班拟订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确定各成员单位职责,细化任务清单及进度计划表。建立常态化对接协调机制,专班牵头部门定期调度,督促成员单位按节点推进工作,确保责任落实落细。
2.优化完善规划方案。及时对接设项目设计单位,在原保税物流中心规划设计方案初稿的基础上,将航空前置货站纳入保税物流中心总体规划,同时,根据海关相关标准要求,并结合前期实地考察学习经验,协调设计单位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多轮修订完善。
3.开展企业需求调研。为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确保保税物流中心建好且能用好,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摸底企业对保税物流及航空前置货站的需求;同时,王芳副主席带领专班赴各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全市有保税业务需求的重点外贸企业,面对面听取企业诉求。
4.积极对接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常态化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先后组织赴省口岸办、武汉海关、武昌海关汇报申报建设相关工作,了解最新政策要求及后期政策走势。此外,还协同市高投赴武汉海关对接咨询建设审批相关流程和规划设计的具体要求;对接武昌海关咸宁业务科提供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建设的系列政策文件。
5、统筹做好前期筹备。协调对接第三方机构开展保税物流中心和前置货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协调高新区和市资建局启动项目土地“招拍挂”程序。协调相关单位初步对接普洛斯、苏州港航物流、江苏百盟供应链等头部企业探讨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合作事宜。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向上争取海关机构改革支持,力争设立咸宁海关机构;二是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完善外贸基础设施;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中部地区通关便利化标杆。
再次感谢您两位对咸宁发展的关心!恳请继续监督支持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
咸宁市商务局
2025年7月21日
主管领导 鲍亚琴 联 系 电 话 0715-8218906
经办人姓名 王建成 联 系 电 话 0715-8218889
邮政编码 4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