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76413130X/2021-19821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咸宁市商务局
名 称: 2020年市商务局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1年06月0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0年我局承办人大建议11件(其中主办件3件)、政协提案12件(其中主办件3件),收到通知后,我局立即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办理,将各项建议、提案责任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现将我局办理情况概述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提高认识,积极认真贯彻人大政协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办理工作作为我局强化机构职能、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法、落实工作责任、实现商务职能的重要举措,作为我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的重要渠道。我局对此开会研究,局主要领导亲自督办,落实分管领导、确定承办人员、明确责任目标、限定回复时间、严格办理要求,强调责任科室务必按照规定程序,与提案或建议人亲自沟通,充分听取意见,力求做到全部落实。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我局由综合科牵头,按照建议提案内容和我局职能范围,分类确定办理科室,并从三个方面层层落实责任:一是主要领导亲自管、负总责,强调工作要求、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二是分管局长直接抓、督进度,联系实际、带队调研,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承办人员具体办、重回复,主动、及时与代表和委员取得联系,全面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不断完善回复意见。
(三)规范办理,确保质量
根据办理要求,由我局主办的事项,我局与会办单位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主动征求意见,多方收集信息,积极主动、实事求是地做出书面答复,务求实效;我局为会办单位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职能划分,从大局出发,积极予以沟通协调,及时反馈我局意见。局综合科将科室的答复意见及有关情况收集整理,经主要领导同志审阅同意后,按相关要求进行回复。
二、办理情况
目前,市商务局各项建议提案已经办理完毕,每个建议提案分别由分管领导亲自带队与代表委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汇报办理情况,得到代表委员的高度认可,建议提案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100%。
(一)市人大第010号“关于加强农贸市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我市现有的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贸市场确实已显现出设施老旧、管理落后、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境况,市政府已启动升级改造计划,在硬件、软件上进行现代化更新,完成全市农贸市场整体提档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问题。一是加强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管理。针对后疫情时期摊贩、菜农、自产自销经营户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现象这一现象,要求市场主体方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合理设置临时疏导点,并对疏导点实行规范管理。马路市场适当开发,缓解市场压力。二是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严抓主体监管责任。经排查,全市70家农贸市场中,无一家有完整的消防行政许可,均为违反使用、经营。市消防部门将积极为每一个农贸市场的隐患整改订制专属方案,督促有条件的农贸市场补办消防行政许可,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确保消防工作责任到人、责任到岗,但对拒不配合、拒不整改的市场、商户依法依规进行处罚,从源头上带动整个农贸市场的消防安全氛围提升。三是有序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2018年,咸安区政府筹措资金1.5亿元,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分期分批对城区农贸市场进行提档升级。
(二)市人大第034号“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通城建设国际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①关于“出台支持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方面
一是纳入发展规划。通过积极向省商务厅、市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加大资源、资金和财力、物力、精力投入。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主动融入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通城万雅国际跨贸港”是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省自然资源厅表示将优先保障发展用地空间,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兜底保障,促进项目加快用地报批。三是加强宣传推介。大力支持通城县发展外向型经济。组团参加2018、2019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将在2020年继续办好进博会专场活动。
②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一是降低企业进口成本。鼓励通城县外贸企业从邻近的岳阳城陵矶港口和三荷机场进口商品,加强与岳阳城陵矶港口协调,加快建设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创新边境口岸通关管理模式。二是完善进口结算业务。引导相关银行加大对通城进出口企业和项目的对接与支持,利用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简化小微跨境电商企业货物贸易收支系统。三是优化进口通关流程。严格执行国家“单一窗口”政策,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积极协调减少进出口环节审批监管事项,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和作业方式,提高通关效率。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成立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中心,建立商品质量安全防伪溯源体系,加强食品监管力度,为通城建设国际进口贸易示范区提供保障。
③关于“构建贸易体系”方面
一是打造口岸物流通道。整合水运口岸港口资源,完善政策,服务企业,积极引进大型国际物流企业,完善国际物流配套服务。二是推动外经外资外贸联动发展。深化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制度,开展招商引贸,招引高能级贸易主体来鄂投资发展,支持通城承接沿海加工贸易转移,提升进出口规模质效。三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方式,争取引进跨境电子商务国际知名龙头企业落户通城。
(三)市人大第046号“关于加强咸宁城区农贸市场规划与管理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有序推进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2018年,咸安区政府启动了《咸安区农贸市场三年改造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工作,2019年,市城发集团负责对温泉中心市场、三号桥市场进行改造。改造完成后,咸安城区超10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将有8家。根据商业网点规划预计至2035年,根据城市发展将新建20家农贸市场,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二是延伸布局超市、社区菜店生鲜网点。目前,咸宁城区面积在3000m2以上超市服务网点有12家,另有麦盟、名人等连锁超市和众多中小型超市以及生鲜店、社区菜店遍布城区,交织延伸了生鲜供应网络,丰富了15分钟生活圈,为市民就近采买提供了便利。三是多措并举打造市民舌尖上的安全。1.稳供应。咸安区目前连片面积5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30个,能够保证全区人民的生活需求。农业部门努力克服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逐步恢复生猪产能。2.强检测。市场监管、农业等部门会同公共检测中心,不间断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进行检测。后疫情时期,坚持对进口生鲜产品、高风险区产品进行持续检测,确保流入食品检疫合格。3.重溯源。农业农村和供销部门加强生产端的管理,指导农户科学用肥用药,并严厉打击种、养殖中违法违规行为,保证源头安全。市场监管部门推进流通端溯源工作,建立追溯平台,消费者可通过“二维码”追溯系统直观查询产品采购日期、生产基地、检验证书等信息,提升消费信任度。目前已在永辉超市进行试点。4.精计量。市场监管部门和市公共检测中心严格按照工作职责以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检的方式对市场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疫情期间对生活物资配送点230余台电子秤进行了抽查检定。及时仲裁检定消费者质疑投诉的“问题秤”,消除纠纷。5.保安全。一是通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根治线路老化、排水不畅、消防设施不达标等安全隐患;二是电力部门、消防部门定期对农贸市场展开全面排查,发现安全隐患责令第一责任部门抓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 农贸市场(试行)》(DB4212/T013-2020)咸宁市地方标准,指导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检查、清洁消毒、病媒生物防治、健康监测、人员防护、疫情处置等工作,创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四)市政协第052号“关于发展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抓住疫情期间电商扶贫推送机会。组织全市电商企业积极采购滞销、积压农产品。疫情期间全市仅5家电商企业采购嘉鱼蔬菜、大米、鸡蛋等农产品139吨;帮助崇阳雷竹笋、嘉鱼野藕、泡椒藕带、平包菜等对接湖北经视、兴盛优选、十荟团、美家买菜等电商平台,崇阳长富雷竹专业合作社雷竹春笋200多万斤销售一空;服务和指导企业广拓渠道,线上发力,利用淘宝直播、抖音、直播、短视频等带货,1-9月,全市农产品直播商品数582个,网络零售42.6万件,网络零售额9554.5万元。二是推动全市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赤壁青砖茶、通山枇杷、通城中药材三个优势区建设。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111”行动,成功打造一批以“嘉鱼甘蓝”、“珍湖野藕”、“隐水枇杷”、“众望小麻花”、“川字牌”青砖茶等为代表的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组织农业主体参加农博会、农交会、茶博会等大会展会,成功举办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发展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茶产品展销会上签约及成交额达17亿元。
(五)市政协第082号“关于规范废品收购管理推进文明城市建设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大力开展再生资源专项整治。制定了《咸宁市商务局部分城区农贸市场、加油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创文固卫督导工作手册》,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检查评分表、划分督导区域网点并明确具体责任人;联合咸安区商务局及各街道办事处对城区各废品回收站进行经常性巡查规范劝导;建立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多次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上门联系或送达工作联系函等形式,对存在的问题的站点开展联合整治。在再生资源行业整治期间,对温泉、咸安城区107家废品回收站进行整治,共发放传单2000余份,流动宣传车16台次;出动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余台次、执法人员150余人次。目前一线主干道14家已全部搬走,背街93家规范经营。二是逐步规范再生资源市场。引进启迪桑德企业签订了“两网融合”(即生活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战略协议,并由启迪桑德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承担“两网融合”进区入户建设。目前已分别在咸安新华清苑小区、昱园小区、学院小区和市政府综合大楼等设立了15个“好嘞”服务亭试点建设,通过初步探索试点,取得较好成效。2018年9月由我们具体承办,湖北启迪桑德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创新模式,已成为商务部全国14个创新案例之一,并获国家、省推广。
(六)市政协第090号“关于加快推进‘夜经济’的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是大型商业体点靓城市光彩。为打造夜市经济,鼓励和提倡各商超卖场普遍延长营业时间至晚上9:30,商业体的影院24小时不打烊。2020年8月3日,市招商局、市商务局与武汉中百便利店有限公司签定协议,将中百罗森连锁便利店引进咸宁,填补我市24小时便利店空白,满足市民深夜消费需求。二是特色商业街激发消费活力。引导餐饮企业聚合发展,打造了多片餐饮街区,其中潜山商业街、贺胜商业街、文笔路餐饮街等餐饮夜市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三是地摊夜市区增添民间烟火。鼓励小商贩和个人从业者晚间18点至24点在相关部门划定的地域范围内“练摊”,目前市政府广场等“练摊”优质地带每晚人气旺盛。开放地摊经济为我市“六稳六保”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问题
我局今年在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不够,办复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部分建议和提案的办理所涉及的内容是项长期工程,比如农村电商的长期规划、废品回收的持续推进、“夜经济”的有序发展等,是需要通过多方面长期的共同努力来继续前进的。三是工作中和代表、委员们的交流还不足,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一般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后再答复的模式,在与建议人、提案人的沟通上还有所欠缺,在未来的工作里我们将努力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将工作进展与建议人、提案人进行有必要的实时沟通。
咸宁市商务局
2020年12月17日